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常州日报】 “凶手”是一根 呛进气管的带刺鱼脊骨
【常州日报】 “凶手”是一根 呛进气管的带刺鱼脊骨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7-28

本报讯 市民朱先生(化姓)在家吃饭时呛到了,也没在意,没想到此后几天持续咳嗽,白天咳晚上也咳,咳出的痰液中甚至还出现了血丝,这才急忙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朱先生的右主支气管内似乎存在异物,但因为位置刁钻且深,未能成功取出。于是,朱先生被转至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入院当天,二院呼吸介入团队为朱先生进行了气管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其右侧主支气管内见条状高密度影,局部穿入管壁。团队反复研究,认为很有可能是一块鱼骨。如果异物确是鱼骨的话,那意味着通常边缘会比较锋利,放任不管极易刺伤气道壁,甚至血管,阻塞支气管腔,导致肺部感染及大咯血,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团队讨论后,决定通过纤支镜为患者取出气道内异物。

7月20日,在麻醉科的协助下,一个带有摄像头的软管轻轻地进入朱先生的气管,很快便在右主支气管腔内发现了“入侵者”——一个嵌入管腔的多角形骨性异物,周围已经生长出了肉芽。医生们用异物钳沿异物纵轴经多角度多方向旋转,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取出异物。害朱先生连咳了十几天的“凶手”果然是一节鱼脊柱骨,上面还带有1cm的长刺。

常州二院呼吸科主任俞小卫介绍,气管内异物常发生于吞咽反射差的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及醉酒误吸者,进食过快或进食时大声说笑也极易将异物呛入气道。异物呛入气道会出现剧烈咳嗽,可伴有胸闷、气急、胸痛、发热、咯血等症状。异物在气道内久不取出,则会出现异物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包裹、阻塞性肺炎。若异物为鱼刺、骨片、牙齿等尖锐部分,极易刺破气道壁引起穿孔、纵隔感染,伤及大血管则有生命危险。

俞小卫提醒市民,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一旦有异物进入气道,尤其是带刺的异物,切忌故意用力咳嗽或试图抠压舌根催吐,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及时完善肺部CT扫描及纤支镜检查,尽早取出异物。

(王晓华 刘歆韵 李青)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20-07/28/content_355164.htm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广大市民朋友:按照市政府优化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和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规划,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兴隆巷29号)门急诊将于2024年4月30日17:00停止服务。同时,医院延陵院区(延陵中路468号)一期将于2024年5月5日8:00启动门急诊试运行。期间,有就诊需求的市民可前往阳湖院区就诊。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