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9岁的小美(化名)是一名高三学生,痛经2年多,厉害的时候会持续痛1个月,甚至经期结束都未能缓解,辗转就医多家医院,最终在市二院确诊,竟和子宫先天发育畸形相关。
二院妇科病区主任陈继明介绍说:“根据检查结果,我们发现小美的右肾和右侧输尿管缺失,而她子宫右上方,盆腹腔内存在一个葫芦形状的巨大囊实性包块,大小竟达到25×17cm,就像成熟的冬瓜一样占据着盆腹腔,这才是‘痛经’的罪魁祸首。”
经二院妇科团队讨论,为小美开展了目前最为微创、几乎不留疤痕的单孔腹腔镜探查术,最终证实了“右侧残角子宫(先天发育畸形),右侧输卵管积血,右侧卵巢巨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术中采用单孔技术顺利切除了积血的残角子宫和输卵管,并完整剥除右侧卵巢的巨大囊肿(保留了正常的卵巢组织),这既解决了小美多年的病痛,又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陈继明解释说,女性的生殖道由“副中肾管”发育而来,副中肾管的上段形成输卵管,副中肾管的中、下段形成子宫,末段形成阴道上2/3段,还有一个“尿生殖窦”会形成阴道下段1/3段和处女膜。小美由于左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右侧副中肾管在发育途中“罢工”,形成了右侧残角子宫,伴有右侧泌尿系发育畸形,因此其右肾和右侧输尿管缺失。多数残角子宫与对侧正常宫腔不相通,仅有纤维带相连,偶有两者间有狭窄管道相通。如果残角子宫内膜无功能,一般没症状就不需治疗;如果残角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且与正常宫腔不相通时,往往会因宫腔积血、残角子宫被动扩张而出现痛经,经血逆流从而并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这样的残角子宫需要切除。小美的右侧残角子宫内膜显然是有功能的,经血愈积愈多,所以并发了右侧卵巢巨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陈继明说:“需要警惕的是,若是妊娠发生在残角子宫内,人工流产是无法探及,至妊娠16-20周时破裂而出现典型输卵管妊娠破裂症状,若不及时手术切除破裂的残角子宫,会有大量出血甚至死亡的危险。”
“痛经不可大意,尤其是青春期女孩。”陈继明提醒市民,出现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排除生殖道畸形:比如周期性腹痛但没有月经来潮,有时还伴有排尿困难,须及时就医排除处女膜闭锁等疾病;如果青春期后有严重痛经,须排除阴道横隔或斜隔、残角子宫、双子宫等疾病;如果出现原发性闭经,即少女16岁后仍无月经,但也无痛经,或第二性征发育后2年尚无月经来潮,需排除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等情况。
(曹颖 肖云 李青)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9-04/30/content_279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