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中国数字健康医疗大会上传来好消息——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申报的“智慧病历”项目,获得“2019中国智慧健康医疗创新成果”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数字健康医疗大会。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家医疗机构近万名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除学术交流、产业成果展示外,还开展了数字健康医疗创新应用实践案例优选活动。常州二院申报的“智慧病历”项目在全国300余项案例中脱颖而出,最终在40个获奖案例中排名第11位。据了解,江苏共有两家单位的申报案例获奖,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申报的“江苏省互联网医疗服务与监管平台”同样获此殊荣。
病历亦叫病史、病案,是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实现了从纸质病历到电子病历的转变,然而,电子病历中的大量文字资料无法被计算机识别、运用,所以我们尝试将医疗术语标准化,以数据形式将标准化的医疗术语结构化,实现了计算机对完整病历的识别和处理。标准医疗术语搭建而成的完善病历架构可智能化规范、指导医生的诊疗行为。我们将具有人工智能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称之为“智慧病历”。
智慧病历采用全网络架构,在电脑、手机、PAD、笔记本上均可以进行规范录入与病历查询,无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系统内嵌的诊疗指南、诊治标准、药品使用规范……以及系统自带的自动提醒与报错功能,在病历书写阶段最大程度保障医疗安全。同时,系统可便捷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批量提取,建立标准化临床数据中心,得出针对本区域、本医疗机构真正有意义的结论。在打通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壁垒,构建健康数据平台的同时,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智慧病历系统可发挥“医学导师”作用,对基层医生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并规范其诊疗行为,有效解决分级诊疗中人才缺乏等难点问题。
2018年4月,智慧病历正式立项,1.0版本于2018年9月上线,形成有效模板2155个,新建有效病历3146份。2019年8月12日,初具人工智能的智慧病历2.0版在阳湖院区三个病区上线,9月22日,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认证。9月25日,智慧病历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生态建设发展会议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成果发布会”上发布。截至11月28日,智慧病历项目完成院级医疗术语4892条,字典2175条,数据元3717个,病历书写558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