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新闻 2025年常州市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继教班成功举办
2025年常州市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继教班成功举办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11

2025年常州市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继教班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日至2日,由海南博鳌心脏研究发展中心主办,我院承办的“2025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继教班”在常州顺利举办。本次会议聚焦心律失常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临床进展,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多家医院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心律失常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策略。

会议在我院心内科主任纪元教授的精彩主持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纪元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继续教育在提升心律失常诊疗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日议程围绕房颤管理、AC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风险评估等热点话题展开。南京鼓楼医院徐伟教授以《房颤患者专病专科管理新模式探索》为题,深入剖析了在房颤发病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诊疗模式的局限。他系统介绍了一种整合心血管内科及多科室资源的“一站式、全流程”专病管理新模式,强调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标准化临床路径、强化随访体系及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房颤患者的综合风险管理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优化区域房颤诊疗体系提供了宝贵实践蓝图。

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分享了《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与消融策略》。他从复杂心电图判读入手,层层剖析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特心电学标志,为无创定位提供了关键线索。结合精彩病例,陈教授深入讲解了经皮心外膜途径消融的适应证、关键技术要点及风险规避策略,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战价值,为攻克此类心律失常难点提供了清晰的临床思路。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医院徐波教授对《2025中国房颤管理指南》进行了系统精要的解读。日本千叶西综合医院Tetsuya Tobaru教授则介绍了TAVI、TEER、LAAC等介入技术在日本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午的手术演示环节由纪元教授与周学军教授联袂主持,通过实时转播展示了多台高难度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

次日议程更加注重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江苏省人民医院崔畅教授分享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心律失常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邹建刚教授以《生理性起搏的应用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从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到追求心室电机械同步的生理性起搏发展历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深入探讨了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与希氏束起搏(HBP)的适应证选择、植入技巧优化及远期疗效评估。

张航教授从临床实践出发,系统阐述了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肥厚型心肌病(HCM)、扩张型心肌病(DCM)等患者中,如何通过多模态评估手段精准识别恶性心律失常高危个体。他重点强调了心脏磁共振(CMR)的组织学特征识别、基因检测的家族风险评估,以及动态心电图与运动负荷试验在诱发隐匿性心律失常中的独特价值,为构建层次分明、务实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蒋奇教授带来《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联合基质改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技术分享。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Marshall静脉作为房颤维持关键基质的病理生理基础,详细讲解了在导管消融术中如何通过精准酒精灌注消融,有效阻断其传导,从而瓦解房颤维持的“基石”。

我院心超室范莉主任以《超声心动图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价值》为题,从影像学视角为大会带来重要补充。

此外,多位青年医师进行了精彩的病例汇报,充分展示了常州市各级医院在心律失常诊疗方面的扎实功底与创新实践。

会议最后在纪元教授的总结中圆满落幕。他表示,本次继教班不仅为常州地区心律失常领域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心律失常诊疗向规范化、个体化与精准化方向发展。(心内科)



上一条:

下一条: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