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至8日,第五届阳湖青年肿瘤大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热疗及微创治疗新进展》在江苏常州武进九洲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常州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常州市抗癌协会肿瘤热疗及微创治疗专委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承办,以搭建青年肿瘤学者交流平台、推动区域肿瘤防治事业进步为宗旨,围绕肿瘤诊疗前沿技术、临床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吸引了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11 月 8 日上午,主会场在阳湖厅正式启幕,会场内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刘芳、肿瘤中心主任蒋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当前肿瘤治疗正朝着“精准化、个体化、多学科协作”的方向发展,青年学者作为学科创新的中坚力量,在诊疗理念革新、技术临床转化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大会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的平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优质学术资源共享,推动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作为一场聚焦青年学者成长与临床实践需求的学术盛会,本次大会以“精准诊疗”为核心逻辑,推动先进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结合,助力诊疗理念从“单一治疗”向“协同整合”转变。在各专题会场中,专家学者围绕肿瘤精准诊断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分子诊断、基因检测在肿瘤分型、靶点筛选中的应用经验,解读 MRD(微小残留病)监测在疗效评估与复发预警中的实践价值,。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精准诊断乃实现 “精准施策” 的关键前提,借助对患者疾病特征、基因背景的精准辨识,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具科学性的依据。然在临床实践层面,仍需结合患者躯体状况、治疗耐受性、合并疾病等多重实际因素进行综合研判,方可形成最契合患者个体情况的诊疗方案。
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大会进一步聚焦“全身治疗与局部微创的协同融合”,推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升级。一方面,与会专家梳理了双特异性抗体、双免联合方案、ADC 药物等前沿创新药物的临床进展,探讨了不同癌种中全身治疗方案的优化策略;另一方面,围绕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EC)、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微创技术,专家们分享了其在胃肠肿瘤腹膜转移、肝脏肿瘤、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中的应用经验,强调微创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势可与全身治疗形成互补,通过“全身控瘤 + 局部减瘤”的协同模式,既能提升治疗效果,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针对消化道肿瘤等我国高发癌种,大会将“精准- 协同” 理念落地到具体临床实践中,系统梳理胃癌、肠癌、胆胰肿瘤等疾病的诊疗进展,探讨多学科协作在疑难病例处理中的作用。专家们结合临床案例指出,高发癌种的诊疗需兼顾“规范化”与“个体化”,既要紧跟国内外指南共识,又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疾病分期等调整方案,同时重视“术前评估- 术中精准- 术后辅助- 复发监测”的全周期管理,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此外,针对少见亚型肿瘤的诊疗难点、多中心研究开展等议题,与会者也展开热烈交流,通过分享临床实践案例、探讨研究设计思路,为丰富肿瘤诊疗实践证据、优化临床诊疗指南贡献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学术见解。
大会还特别关注肿瘤全流程管理,将学术探讨延伸至康复支持与不良反应管控领域。专家们深入交流肿瘤相关性肌少症的筛查与干预、骨髓抑制的规范化预防、靶向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策略,强调肿瘤治疗不应只关注“消灭肿瘤”,更要重视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 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通过精细化的不良反应管控,降低治疗风险,保障治疗顺利进行。这种 “从治疗到康复” 的全程管理思维,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高度契合,得到了现场参会者的广泛认同。
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阳湖青年肿瘤大会,以“精准- 协同- 全程”为核心,近30 场专题报告聚焦肿瘤前沿治疗技术与临床诊疗关键技术。会议为青年肿瘤学者搭建了交流思想、展示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精准诊疗、协同治疗、全程管理等先进理念的传播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