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常州日报】 放疗中的“刀”,似刀非刀
【常州日报】 放疗中的“刀”,似刀非刀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9-03

50多岁的李阿姨因身体不适来到常州二院检查,经病理诊断患上了非小细胞肺癌。常州二院肿瘤中心团队为李阿姨制定了总共3次的放射治疗计划。放疗时,她往加速器床上一躺,十几分钟过后便可以下床活动,没有感觉到一丝不适。

通常,外科手术叫做“开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区别于20-30次的放疗,放疗中诞生了很多叫做“刀”的放疗技术。这些“刀”并不是真正的外科手术刀,而是通过1-5次射线照射,使其靶区坏死边缘与正常组织界线十分明显,边缘如同刀割一般,故形象地称之为“刀”,如:伽马刀、射波刀、速锋刀、TOMO刀(托姆刀)、光子刀(X刀)等。

常州二院放疗物理实验室主任倪昕晔指出,肿瘤治疗应集合多学科,而在治疗中究竟如何选“刀”,团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用团队智慧开启整体化、个体化、规范化诊疗,互相配合,使患者获益达到最大。李阿姨接受的就是X刀治疗,即利用加速器产生了高能X线,通过高精度放疗系统,获得彻底损毁肿瘤病灶又不伤及相邻正常组织的效果。

那么其他“刀”,你了解吗?

伽马刀:伽马刀是利用钴-60产生的伽马射线经过多角度聚焦,在病灶形成大剂量的聚焦照射,使之产生局灶性的坏死或功能改变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经典伽马刀的治疗部位主要为头部,因为不需要进行开颅,避免了手术风险。但适应症狭窄,逐渐被X刀代替,以下这些刀也是X刀。

射波刀:采用6MV波段的X射线,与医用机器手臂相结合,在影像引导下采用非等中心射线进行立体定向放疗的技术,易于实现分块和动态照射。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拥有实时追踪的影像引导系统,但不能照射大病灶。

TOMO刀(托姆刀):是基于螺旋CT平台的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将影像引导调强放疗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影像引导下的精确打击。可同时治疗任意尺寸大小、任意形状、任意部位、任意数量的肿瘤。

速峰刀:属于定向放疗设备,它利用特有高达10毫秒的高频率实时动态监测并锁定治疗过程中肿瘤“逃逸”,结合新一代影像引导技术,利用独有的准直器,以亚毫米级的精度清除肿瘤组织。

诺力刀:又称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利用加速器产生的光子束和电子束,控制出束形状和调节射线强度。

除了以上这些放疗技术外,又出现了重离子质子治疗技术,碳离子或质子经由同步加速器加速至约70%的光速时,这些离子射线被引出射入人体,在到达肿瘤前,射线能量释放不多,但是到达病灶后,射线会瞬间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名为“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轨迹,整个治疗过程好比是针对肿瘤的“立体定向爆破”,能够对肿瘤病灶进行强有力的照射,同时又避开照射正常组织,实现疗效最大化,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放疗技术。

倪昕晔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的革新,现在已经进入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更合理、更有效、更快速的放疗方案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名刀”固然是好,但更需要相关医师和技术人员的经验与合作,只有做到“人刀合一”,才能真正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二宣

专家介绍

倪昕晔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物理研究中心(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常州市医学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物理实验室主任、首席物理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研究员。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常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中国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物理分会医学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9-08/27/content_301892.htm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