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常州日报】静脉输液治疗:守护看不见的“生命线”
【常州日报】静脉输液治疗:守护看不见的“生命线”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7-17

“谢谢你,这么远赶来为我父亲做PICC维护,他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但我们家属都想留着这根导管再给他挂挂水。”陈女士低着头轻声说道。

“没事,我们能理解!陈老先生,下次约好时间我再来看您!”护士说。

陈老点点头,以作回应。无需太多的语言,所有的表达,彼此都懂。

故事里的陈老,因为胃癌化疗放置了PICC导管方便治疗,由于肿瘤已到晚期,无法起床到医院做导管维护,家属恳请护士去家里为陈老操作。利用中午吃饭休息时间,驱车60公里为患者做维护的场景,二院静脉输液专科护士朱青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PICC,就是我们讲的静脉输液治疗,这是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护理专业。”朱青解释,“通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使患者免于多次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增加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2008年,常州二院开设了PICC专科护理门诊,并由护士组建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配制液体、选择器具、输液操作等等,无论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而这支护理团队用她们专业的知识、敬业的精神,尽心守护着患者们看不见的“生命线”——血管通路。

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常州二院静脉输液治疗更加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道路。2015年,PICC门诊改为血管通路门诊,由专职静疗专科护士坐诊,开展全院集中置管,同时承担院外会诊置管任务;2016年成立专科护士专业小组实现护理各专科多学科协作;2017年特聘血管外科、介入科、肿瘤科等医疗专家,成立多学科静疗团队;2018年成功开展心电导引尖端定位手臂输液港植入新技术,并成为常州市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基地。团队还率先在护联体单位开设了专科护理门诊,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资源下沉,为肿瘤、危重及长期输液等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静脉治疗早已不是简单的‘扎针’,而是一项集多学科的专业学科。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高品质的输液能为他们在源头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的危害。”朱青认为,“时刻以患者为中心,让他们放心、满意,就是我们静疗人的初心。”

二宣

专家介绍

朱青 女,本科,主管护师,1996年参加工作,江苏省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常州二院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秘书,现就职于阳湖院区血管通路门诊。擅长各类PICC、中线导管、手臂输液港的植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各种静脉通路的全方位管理。每周一三五上午阳湖院区门诊;每周二下午天宁院区门诊。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9-07/16/content_293643.htm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