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新闻 多学科全力救治,产妇平安!
多学科全力救治,产妇平安!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04-27

近日,120救护车将一位顺产后大出血的危重症产妇紧急转运至常州二院,所幸在医院产科、急诊科、麻醉科、介入科、ICU、输血科及B超室等多学科团队合作下,15名医护人员联合奋战6个多小时,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终于告一段落,成功挽救了产妇性命。

据了解,30岁的胡女士4日下午足月顺利分娩一女婴,当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中时,不料胡女士产后2小时突然出现阴道内持续出血,在转运到常州二院之前,她的出血量已超过2000多毫升。

下午6点左右,接收到120调度通知,常州二院产科主任张登霞联系副主任韦金华以及值班医师立即前往抢救大厅,一个紧急电话让忙碌了一天的医护人员们再次紧张了起来。

“产妇来了!”急救车尚未停稳,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转运、测量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询问病情、查体、完善检查……

“患者导尿管中流血的尿液呈血性,由于出血过多,可能诱发休克,并且可能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任何一个环节把握不好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丢失。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团队立即到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多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多给产妇一分生存的希望。”张登霞表示。

“初产妇,今日13:50于外院孕足月分娩一女婴,助娩胎盘,产后2小时突然出现阴道内持续出血,给予了宫腔纱布填塞、红细胞3U、血浆500ml输注,目前仍持续出血,已历时7小时。”张登霞边听着院外医师的病情汇报,边给患者做查体,发现“子宫轮廓不清,阴道内多量不凝血,血尿,考虑DIC可能。”她要求赶快完善检查,申请输注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立即向医务科汇报,并启动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团队。

短短十几分钟,床旁B超已完成、麻醉医生深静脉置管已成功、ICU医生已完成会诊,介入科也做好了随时进行血管栓塞止血的准备。“红细胞8U、血浆1200ml、冷沉淀10U”已到位、核酸已采集送检,一袋袋血液制品和液体流畅的进入患者身体。然而,相关检查、检验结果陆续回报“血色素仍只有6g,凝血功能异常……”。

通过大量抢救用药和血液制品的持续输入,胡女士面色逐渐好转,血压回升,神智清晰,但仍有阴道持续流血。

“产妇现在生命体征尚平稳,但需要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越快越好!”张登霞主任带领团队全面分析和讨论后说道。在征得产妇和家属同意后,决定在DSA介入手术室为胡女士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该方式具有微创、止血效果确切等特点,尤其具有能保住产妇子宫和生育功能的优势。”张登霞解释说。

韦金华主任和急诊医护一同将产妇快速转移到DSA室,此时DSA医护早已做好手术准备。短暂交接后,产妇被推进手术室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大家默默等待,配合DSA医生操作、取药、送药……当看到止血凝胶到达栓塞部位、监护仪上各项指标渐促平稳时,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阴道内出血停止,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产妇转危为安,此时已接近凌晨。

据总输血量统计,为胡女士共输入悬浮红细胞2400ml,血浆1300ml,冷沉淀10u,相当于把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全部血容量的一半置换了一遍。

手术结束后,大家一路护送产妇至ICU进一步观察治疗。监护仪上的数字在平稳的跳动,气氛也慢慢缓和起来。

“医生,我饿……”产妇平静的说道。

大家相视一笑,这是一个成功、欣慰的笑。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终于成功结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把产妇从鬼门关里抢了回来。产妇已安然入睡,而全程参加抢救的产科医师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科室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产妇第一次做妈妈,希望这次经历后她依然有信心且做个乐观快乐的妈妈。”,这是一个医者的心声也是我们由衷的祝福。

“叮铃铃,叮铃铃……”“医生,产房有2个产妇要生啦!”紧张的经历还在眼前回放,天色已微清亮,新的一天来临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出现大量或持续不断地阴道流血,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500ml、剖宫产者大于1000ml。这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为5%左右,多由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植入、胎盘黏连、胎盘滞留等)、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这些原因可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快速找出产后出血原因,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凝血因子,纠正失血性休克等,将失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保留患者的子宫。” 张登霞介绍道,“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抢救危重症孕产妇方面,常州二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的特点和优势,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为手术的成功赢取了最有利的时间,为广大孕产妇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