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日报】 胶囊内镜助力快速抢救【常州日报】 胶囊内镜助力快速抢救
【常州日报】 胶囊内镜助力快速抢救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03-24

本报讯 近日,常州二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同行的感谢信,感谢医院对其父郭某突发疾病期间的及时抢救、精准治疗以及优质服务。

郭某今年65岁,半个月前,他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忽然感到强烈的便意,上完厕所发现满是鲜血,立即前往常州二院就诊。

常州二院城中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刘文佳介绍:“郭某到医院后,我们立即启动了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第二天为其进行了无痛胃肠镜检查,但没有发现明确的出血病灶。郭某平常身体还算健康,发病之前也没有什么不适,我们团队仔细排查原因,根据他患有多年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并且一直服用拜阿司匹林片,我们初步怀疑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小肠出血,很有可能会再次出血,就收治到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

果不其然,在监护室住院观察中的一天凌晨,郭某突然发生大量便血,血压急剧下降到休克线以下,并且出现了短暂神志不清,情况非常凶险。医护团队紧密合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给予抢救,迅速控制了病情。

刘文佳说:“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采用胶囊内镜技术,快速在郭某的小肠中找到了出血病灶,锁定了出血原因,发现是空肠的多发血管畸形伴全小肠多发糜烂,通过微创方式为其进行了小肠镜下血管畸形硬化剂注射治疗。目前郭某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以往常常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目前经过药物、治疗等先进手段的更新与发展,这类疾病诱发的大出血现象越来越少。但是,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很多伴随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服用一些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正如郭某这次NSAIDs引起的小肠部位出血,该部位位于腹腔中部,是胃镜、大肠镜不易发现病灶的部位。因此,对于这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现在得益于口服胶囊内镜等先进的微创方式,使得疾病的检查诊疗越来越便捷、安全、精准。

刘文佳提醒市民,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服用对症药物时要兼顾到胃肠道功能,及时做好胃肠镜体检以及幽门螺杆菌筛查来排除疾病隐患。如果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尤其是出现呕血、黑便、便血等急症,一定要及时诊治,切不可放松警惕酿成严重后果。

(肖云 李青)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21-03/23/content_390643.htm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