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之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老年之家 老年人如何避免“老掉牙”
老年人如何避免“老掉牙”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09-16

口腔健康作为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患者朋友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言语、美观,还可能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全身健康同时也对口腔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相较健康患者抗感染能力有所下降,这极大程度促进了牙周炎的进展,同时会使拔牙创口难以愈合,甚至可能出现合并的感染。故而,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

很多老年朋友会觉得“老掉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殊不知,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1就提出了“8020”的概念,即:我们80岁的时候,还有20颗牙齿可以使用。事实上,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保护牙齿,这一目标并非难事,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几点经验。

1、 稳定全身疾病,定期行口腔检查,常规洗牙。

对于中老年患者朋友来说,经常不可避免会在口腔不适的基础上伴有一些诸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我们在治疗牙齿问题的同时,也建议广大患者积极治疗全身疾病,保持全身情况的稳定。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老掉牙”现象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重度牙周炎。牙周炎早期可表现为口腔异味、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若未及时治疗,牙龈炎症逐步向深层牙周组织发展,可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咀嚼无力或疼痛、牙龈退缩、牙根暴露、食物嵌塞、牙周脓肿,甚至牙齿脱落。

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病的元凶为口腔内的牙周致病菌,这些细菌以牙菌斑和牙石的形式存在于牙冠和牙根的表面,破坏牙周组织的健康,导致牙龈的炎症和牙槽骨吸收。因此,牙周病的治疗内容就包括消除局部的刺激因素,矫正疾病所造成的软、硬组织病损,促进修复和再生、维持长期的疗效。而防治牙周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半年到一年行常规口腔检查,若医生建议,及时行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即我们日常说的洗牙)。有的患者朋友会觉得,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了,甚至会觉得部分牙齿变松了,并认为这些都是洗牙造成的。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牙缝”原本被大量的牙石和肿胀的牙龈所覆盖,牙石被清除后,原本的牙缝就显露了出来。而这些一直存在的“牙缝”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牙周炎所导致的牙槽骨破坏。洗牙后所产生的牙齿松动主要是由于坚硬的牙石起到了“夹板”作用,使原本松动的牙齿“感觉上”不松动。牙石去除后,牙齿的松动度就“原形毕露”了。洗牙后还可能出现牙齿酸痛或冷热酸甜敏感的症状,这是由牙槽骨吸收所导致的牙根暴露引起的,与洗牙无关。洗牙是治疗牙周疾病的最必须也最有效的手段,希望广大老年患者朋友不要因为这些误区而延误了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同时,定期口腔检查也可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便于医生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若口腔中有化脓或者腐烂的牙根,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拔除这些炎症刺激,有利于剩余牙的健康,同时也利于拔牙后远期修复,以更早的恢复咀嚼、美观等功能。

2、保持“假牙”清洁,缺牙及时修复,定期更换假牙。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朋友到现在依然秉持着“缺牙不需补、无牙不需刷”的错误观念。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缺牙,都应在拔牙3个月后及时行修复治疗。长期缺牙会导致牙两侧的牙齿出现倾斜、移位,严重者甚至可造成一侧牙失去功能,还会增加牙周病、龋病的发病率。此外,还有很多人牙齿掉光后,就不再关注口腔,建议戴假牙的老人每天晨起、饭后、睡前都坚持用清水清洁假牙及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清洁假牙(活动义齿)时,我们可以把假牙泡在冷水或低浓度小苏打水中。弱碱小苏打溶液可以控制假牙上的真菌繁殖。也可以用市面上成品的假牙清洁片,按照说明调配溶液用来浸泡假牙即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假牙清洁时使用软毛牙刷蘸清水清洁,勿用硬毛牙刷及牙膏。硬毛的牙刷会磨损假牙树脂,牙膏内的研磨剂会划伤假牙,使细菌更易滋生。

医生建议广大佩戴活动义齿的患者朋友每日进食后,及时清洁假牙及口腔,同时,假牙使用5年左右常规到医院检查,看是否需要更换新假牙。这是因为缺牙区的骨量以及口内剩余牙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变化,致使假牙的密合性、匹配度下降,从而使假牙松动,甚至出现咬物疼痛。

总而言之,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广大患者朋友注重口腔卫生维护,定期检查,有不适及时求助医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绝非难事。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