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医患沟通学医患沟通学
医患沟通学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08-07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医患沟通》教学大纲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南京医科大学

2013年10月

目录

一、前言……………………………………………………………………2

二、教学要求………………………………………………………………2

(一)教学计划原则……………………………………………………..2

(二)教学人员选择……………………………………………………..3

(三)教学重点与方法…………………………………………………..3

(四)考核方法…………………………………………………………..5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6

(六)各专业课程计划…………………………………………………..6

三、教学内容………………………………………………………………..8

第一章  医患沟通导论…………………………………………………..8

第二章  医患沟通基础…………………………………………………..8

第三章   医患沟通原理………………………………………………….11

第四章   医患沟通技能与路径………………………………………….11

第五章   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12

第六章   内科医患沟通………………………………………………….13

第七章   外科医患沟通………………………………………………….13

第八章   妇产科医患沟通……………………………………………….14

第九章   儿科医患沟通………………………………………………….14

第十章   全科医学医患沟通…………………………………………….14

第十一章 中医科医患沟通……………………………………………….15

第十二章 其它临床科室医患沟通……………………………………….15

第十三章 医患纠纷中的医患沟通……………………………………….15

一、前言

医患沟通学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以人类的共性与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影响诊疗伤病和医患关系的诸多因素,探索如何以沟通医患双方相关信息来优化诊疗伤病、改善医患关系,研究如何将心理和社会因素转化为积极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推进现代医学诊治伤病和维护健康。即向生物医学的空隙中充填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要素,丰富医学的科学内涵,它既相对独立又融合为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究实施现代医学模式的一门新的应用型边缘学科。

医患沟通学主要以医学和多门社会学科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现代医学与现代医患关系的客观实际和变化规律,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医患沟通学的基础理论,它是由哲学、医学、政治经济学、人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法学(医学法学)、人际沟通原理等涉及人主体和人际关系的理论所组成;二是医患沟通学的基本原理;三是医患沟通学的分类(科)原则和方法及经验等。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与相关实践活动,旨在把医学人文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密切融和,让医学人文学科转化为人文医学应用,并提高医务人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优化医学实践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医学生产生医学人文情怀,掌握必备的人文医学知识和较强的医患交流沟通能力,获得医疗服务中各科的医患沟通临床经验。

二、教学要求

(一)教学计划原则

将医患沟通学列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当务之急。如何让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好医患沟通学这门课程,必须有合乎医学教育规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根据一般本科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医患沟通学的教学内容,将该门课程设置在第四学年(伴随专业课教学)内为好,课程内教学时数,根据不同专业,宜在27~36学时之间,讲授课时不应多,其中至少总学时的1/2要用于实践性教学和案例讨论。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在医院的环境内,要注重课外实践环节,应充分发挥临床教学环境的优势,临床教师要在临床见习课中做好医患沟通的示范,同时,课余时间要安排并指导学生在门诊和病房尽可能多的接触患者和家属,增加体验和经验。长学制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医师培训的教学计划,应适当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强化自主研究性学习,并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医患沟通的实际能力和研究水平。

(二)教学人员选择

课程教师至关重要。由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参与授课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应让临床骨干教师、科主任、医务(教)处主任、医院领导及卫生管理干部参与授课,甚至可请患者参与教学活动。因为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医患沟通的实际经验和体会,教学效果会更佳。同时,教学相长的规律也一定会提高他们开展医患沟通学教学与实践的水平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医患沟通学中的学科门类较多,理论知识点多,经验性知识多,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阐述。因此,理论讲授应深入浅出,联系临床实际,力争讲精讲透,把握内涵与精神。

2突出重点

医患沟通学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需突出重点和难点才能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重点有四:

1)树立现代人文精神,领会新观念和新思想;

2)深刻理解医患沟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

3)熟悉临床医学各学科医患沟通的知识与经验要点;

4)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和各种应用技能。

3、重视讨论式教学

医患沟通既是临床医学的难点和重点,又是现代社会问题的热点和焦点,观点和看法较多,见解不一。所以,要注重教学中开展小组或大课上的问题讨论和案例讨论,加强师生互动,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这将有助于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有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医患沟通学的实践性很强,教学中一定要安排适宜的实践活动,内化理论和知识为个人的素质,更好的培养医患沟通的实践能力。可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有:①课堂情景模拟、②沟通技能训练、③门急诊导医、④病房陪护、⑤社区健康咨询等。此外,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特别需要临床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5、相关教学方法与形式

在精心组织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本课程还采用较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专业网站引导自学:通过建立校内医患沟通学精品课程网和校外医患沟通网(www.yh707.cn),积极引导学生上网自学,全面了解相关知识与信息,并以考核加分鼓励学生参与网上师生交流和搜集相关信息。

(2)课堂问题讨论:教师在前一次课上(或通过书面布置)布置需讨论的若干个题目,要求每一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看参考书、查期刊或上网,制作电子课件(需交老师)。讨论课上,教师鼓励学生上讲台发言,每人5~8分钟。每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可适当点评。下课前,教师用5分钟进行评价和总结。该形式也适用学生数较多的大班(70人以上)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当高,大部分同学非常认真的制作PPT发言稿,并踊跃发言,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有效控制学生发言时间。

(3)沟通技能训练:教师从《医患沟通基本技能》中选定合适的若干项技能项目,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3-5人/组,并确定组长),教师请学生上台配合,逐一演示训练的技能项目。之后,学生分组逐项逐人演练(人多可以部分离开教室),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评价。本课最后留20分钟左右,各小组回到教室推选1-2名同学汇报演示,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对这种教学内容和形式非常好奇新鲜,开始部分同学会羞涩,但很快就积极参与其中。该形式也适用学生数较多的大班(70人以上)教学。

(4)课堂情景模拟:教师课前准备好若干个适宜的临床型医患沟通案例(情节简单),课堂上可以找一些学生骨干扮演患者模拟情景,也可应用SP(标准化病人)扮演患者模拟情景,学生扮医护人员进行医患沟通。每次演示后,教师和学生围绕其内涵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简短的评价。学生对SP参与的医患沟通触动极为强烈,收获很大,模拟后,他们的体会中普遍深刻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急迫性。该种教学形式也适应与70人以上的班级。

(5)门急诊导医:教师事先与医院门诊部联系安排妥当,在课堂上布置门急诊导医的基本安排和要求,并请学生班长做好分组和与门诊部负责老师的联系工作,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导医岗位等事宜。导医内容主要为引导、咨询、扶弱及维护秩序等。每次导医后,门诊部医护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评价并签名,后须交课程负责教师,作为考核成绩依据。

(6)病房陪护患者:教师事先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系安排妥当,在课堂上布置病房陪护的基本要求,并请学生班长做好分组和与相关科室负责老师的联系工作,落实时间、地点、陪护床位等事宜。病房陪护的主要内容是:与一位或若干位患者及家属“聊天”、给患者生活照料及相关健康教育等。相关科室医护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评价并签名,须交课程负责教师,作为考核成绩依据。

(7)课堂案例讨论:教师在前一次课上布置需讨论的若干个案例,要求每一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看参考书、查期刊或上网,组成3-4人的小组做出PPT发言稿。讨论课上,逐个案例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如无人主动讲,可随机点名。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和肯定。下课前,教师用5分钟总结。该形式也适用学生数较多的大班教学。

(四)考核方法

根据医患沟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为了内化观念、提高境界、增强能力,应强化综合考核。具体考核方法,根据医患沟通课程学科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也考虑我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要求,应将考核重点放在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人文知识的掌握及医患沟通技能的运用方面。本课程不以闭卷考试为单一方式,可选择:①“闭卷考试”、②“导医等实践活动表现”、③“ppt讨论作业”、④教学条件允许可进行“医患沟通基本技能考核”。本课程成绩应由上述2~4项考核成绩集合而成,闭卷考试占50%;实践活动占40%;小组PPT作业1篇占10%;。课堂考勤。

闭卷考试范围为第一、二、三、四等四章,及本教材配套录像片《医患沟通基本技能》(网上自学,内容占20%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问答题。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参考)

章节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医患沟通导论

2

第二章

医患沟通基础

4

第三章

医患沟通原理

4

第四章

医患沟通技能与路径

4

第五章

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

2

第六章

内科医患沟通

4

第七章

外科医患沟通

4

第八章

妇产科医患沟通

2

第九章

儿科医患沟通

2

第十章

全科医学医患沟通

自学

第十一章

中医科医患沟通

4(仅中医专业)

第十二章

其他科医患沟通

自学

第十三章

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

         2

说明:第一章至第四章为总论部分,各专业均应安排教学,第五章至第十三章为各论部分,不同专业教学应有较强的选择性,学时数和教学形式可自定。

(六)各专业课程计划(参考)

临床医学专业(含儿科等专业方向)课程计划

教学时数:27学时    2学时/

章节

内容

学时

教学安排

考核内容

教师

第一章

医患沟通导论

2

课堂讲授

相关

第二章

第三章

医患沟通基础

医患沟通原理

2

2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PPT发言稿

相关

第四章

医患沟通方法与途径

3

2

沟通技能训练

SP

相关

第五章

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

2

课堂讲授

(课外安排门急诊导医2次)

导医工作表现

相关

第六章

内科沟通

4

案例讨论2

病房交流2

陪护工作表现

陪护体会作业

内科

第七章

外科沟通

4

案例讨论2

病房交流2

陪护工作表现

陪护体会作业

外科

第八章

妇产科沟通

2

课堂讲授

及讨论

妇产科

第九章

儿科沟通

2

课堂讲授

及讨论

儿科

第十三章

医患纠纷中的沟通

2

案例讨论

相关

(注:儿科等专业方向第五章后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以本专业为主安排)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计划

教学时数:27学时     3学时/

章节

内容

学时

教学安排

拟考核内容

教师

第一章

医患沟通导论

3

课堂讲授

相关

第二章

医患沟通基础

3

3

案例讨论(综合伦理、心理、沟通、法律分析)

相关

第三章

医患沟通原理

3

课堂讲授

相关

第四章

医患沟通技能与路径

3

3

课堂讲授

沟通技能训练

(课外安排门急诊导医2次)

Sp

相关

第九章

口腔科疾病医患沟通

3

3

课堂讲授

沟通技能训练

口腔

第十四章

医患纠纷中的沟通

3

讲授;案例讨论

口腔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医患沟通导论

(一)教学目标

全面理解医患沟通的内涵;理解医患沟通学的理念、宗旨、性质及任务;熟悉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领会医患沟通学与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把握医患沟通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国外医患沟通现状。

     (二)教学重点

1、医患沟通的含义

2、医患沟通学的基本理念

3、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4、医患沟通学与医学等学科关系

5、医学教育中的医患沟通

6、如何学好医患沟通学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二章 医患沟通基础

第一节 医学中人文内涵

(一)教学目标

全面理解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深刻理解医学模式发展的规律,理解现代医学的含义,认识医学职业精神与循证医学。

(二)教学重点

1、医学模式及渐变

2、现代医学的含义

3、医学人文与医学职业精神

4、循证医学的实现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二节 医患关系与医患需求

(一)教学目标

全面客观的认识现代医患关系,理性看待市场经济下的医患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患方和医务人员的需求。

(二)教学重点

1、医患关系及趋势

2、患方的需求

3、医方的需求

第三节  医患沟通伦理学基础

(一)教学目标

掌握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含义;理解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医学与伦理的关系;理解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领会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

(二)教学重点

1伦理学的学科特点

2如何认识医学与道德的关系

3怎样理解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

4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5医患沟通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四节 医患沟通心理学基础

(一)教学目标

掌握心理学的含义,及与医患沟通的关系;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掌握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改变及意义;熟悉社会心理学的含义与主要内容,掌握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

1、心理学与医患沟通的关系

2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人格

3患病后常见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五节 医患沟通的法律基础

(一)教学目标

掌握医事法的概念、特征、内容及表现形式;掌握医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特征、构成要素,熟悉医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掌握医事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医事法律中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医事法的实践意义及在医患沟通中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医事法的内涵与外延

2、医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3、医事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成立条件

4、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

5、医事法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六节 人际沟通基本原理

(一)教学目标

掌握沟通的概念,熟悉沟通的基本模式、层次、常见类型;掌握沟通的要素、作用,领会沟通的成功要素;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重点

1、沟通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2、沟通的要素  

3、沟通的作用

4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三章  医患沟通原理

(一)教学目标

全面认识医患沟通的医学和社会意义,理解医患沟通的机制表达,领会阻碍医患沟通的各种差异因素;把握系统构建医患沟通的新观念、机制和制度建设的要点,掌握医患沟通的方略。

(二)教学重点

1医患沟通医学意义

2医患沟通社会意义

3医患沟通机制表达

4医患沟通障碍

5、医患沟通系统构建

6、医患沟通方略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四章  医患沟通技能与路径

(一)教学目标

掌握医务人员医患沟通的语言和行为技能,理解和认识医疗机构中开展医患沟通的机制与制度体系,如口头言语沟通、肢体语言沟通等;熟悉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和过程;把握医患交友的意义及方法;熟悉病人选医生、诊疗全程沟通制度、医院健康教育等;理解优化医院环境、医院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了解医方与社会和新闻媒体的沟通途径与方法。掌握医学生医患沟通的特点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医患沟通的口头语言等四种技能

2、医患交友的意义和方法

3、诊疗全程中的医患沟通

4针对患方的医学与健康教育

5医院文化与管理的优化

6医学生医患沟通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五章 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掌握门诊和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理解门诊和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掌握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二)教学重点

1门诊患者特征及工作特点

2急诊患者和家属特征及工作特点

3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4解析医患沟通典型案例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六章  内科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掌握内科各系统疾病特征与患者身心特点和社会因素;掌握内科医患会谈的基本方法,掌握内科各系统疾病在诊断、治疗、化解沟通障碍等环节的要点和经验。

  (二)教学重点

1、内科各系统疾病常见病特征

2、患者身心特点与社会因素

3、促进正确诊断的沟通信息与意义

4、促进高效治疗的沟通要点与经验

5、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6、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七章  外科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掌握外科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掌握外科医患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重点

1、外科特征

 2、外科患者特点

3、为治疗留有空间

4、如何与患者及家属共渡难关

5、术前术后谈话与指导

6、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八章  妇产科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掌握妇产科疾病特征与患者身心特点和社会因素;掌握妇产科医患沟通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疾病特征

2、患者身心特点及社会因素

3、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家属的沟通

4、语言沟通技巧

5、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九章  儿科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掌握儿科疾病特征、患儿和家长身心特点及社会因素;掌握儿科医患沟通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疾病特征

2、患儿和家长身心特点及社会因素

3、根据患儿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沟通

4、解读婴幼儿及儿童患者的体态语言

5、克服儿童患者的恐惧心理

6、与患儿家长有效沟通

7、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十章  全科医学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认识我国全科医学医疗服务的特征,熟悉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尤其在社会工作和沟通能力方面,了解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着重解析医患沟通案例,临床教师联系自己工作实际,根据书中案例解析模式,讲解或集体讨论若干个医患沟通案例。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十一章  中医科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中医或中西医专业需掌握中医科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掌握中医科(综合性中医医院和综合性西医医院中医科)医患沟通的途径及趋势。

(二)教学重点

着重解析医患沟通案例,临床教师联系自己工作实际,根据书中案例解析模式,讲解或集体讨论若干个医患沟通案例。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十二章  其他临床科室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了解各有关科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及社会因素;了解各有关科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及趋势;把握医学生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重点解析相关科医患沟通案例,临床教师联系自己工作实际,根据书中案例解析模式,讲解或集体讨论若干个医患沟通案例。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第十三章  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

(一)教学目标

理解医患纠纷的含义;掌握处理医患纠纷的原则、报告程序及处理程序;熟悉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医患纠纷的含义

2医患纠纷的处理程序

3、沟通原则

4、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沟通

5、医患纠纷案例分析

非教学重点部分,提示学生自学。

   


上一条:眼科学

下一条:医学心理学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