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常州日报】 二院创伤中心是怎样“炼”成的?
【常州日报】 二院创伤中心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6-04-27

 今年,常州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十来年间增长10倍有余,道路交通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多发伤和创伤重症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由于抢救难度高,此类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地处常州南冀交通枢纽处,紧临长虹路高架,龙江路高架、青洋路高架、S38常合高速和S39江宜高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危重症患者较多。这些严重创伤多为多发伤或复合伤,常常涉及到多个器官、多个系统,需要更加效率、综合性的救治。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创伤发生后1小时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明显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黄金1小时”遂成为创伤抢救的“必争”主阵地。如何达成这种整体快速的救治呢?

 去年5月,市二院参照美国西弗吉尼亚医学院整体急救模式,并结合自身特色,创立了更适应本地环境和医院的创伤急救模式——以创伤重症监护病房(TICU)为中心,形成了前有创伤评估,后有创伤病房,整合创伤相关科室资源,由一支专业团队跟进治疗全过程。

蝶变:内化美国I级创伤急救模式

西弗吉尼亚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公布了创伤中心指定和创伤体系成立的标准,逐步形成区域性创伤中心体系。有数据显示, I级创伤中心较非创伤中心,降低死亡率25%,平均费用节省5-18%。

 市二院曾派遣一队专业人员到西弗吉尼亚创伤中心考察,对美国创伤急救模式有直观的了解。这所美国I级创伤中心,院内不仅涵盖所有的创伤专业,包括急诊部、全部外科科室、重症监护病房和影像诊断科,还具有住院医师制度,进行创伤研究,提供24小时服务。此外,还要承担指导二、三、四级创伤中心的责任。

 考察归来,他们认为这种新颖的模式可以提高抢救时效性,避免因多科会诊延误急救时间。由于把一个患者的多发伤视作一个整体,能科学地解决多专业共同协作,避免各自为政现象。同时还能解决急诊科医护人员知识单一,综合能力差,抢救水平低下等问题。

 “我们常州也需要这样一个一体化的创伤急救中心,来提升区域医疗水平。”西弗吉尼亚模式深深印刻进一行人员的心中,他们决意引进这个先进的外伤医疗系统。

落地改造寻最适

 在尝试“移植”西弗吉尼亚模式时,二院遇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难题。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急救模式是分诊分科型,没有或很少有固定外科医师,多依赖外科系统专科轮转的医生,遇到多发伤即由轮转医生的判断呼叫会诊。由于缺乏规范的流程指导,这样的会诊不仅衔接缓慢,而且极易产生误诊、漏诊。

 为改善这一问题,二院引入了指导检查,即边抢救、边检查、边问病史,然后再抢救、再检查,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脑、脊髓以及四肢骨骼各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评估。必要时可及时行床边X线、床边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这种模式运用整体和持续观点,通过“评估-决策-处理-评价和再评估-再决策……”的反馈机制,来快速判断危重患者的生理状况,制定有效的复苏措施和后续治疗方案,从而降低危重型多发伤中后期病死率和病残率。

 二院院长秦锡虎认为,急诊医学模式正从单一的急诊科发展为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急诊病房和ICU的一体化模式,对伤病员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中间环节,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效率,增强对突发性成批伤员的处理能力。

整合资源促提速

 创伤救治涉及院前急救与生命支持、急诊医学、危重症监护和外科各亚专科等多学科和部门,由于创伤救治对于时效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远远超越其他非急诊病人,尤其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效整合院前急救体系、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外科各亚专科医师协同工作,需要迅速调动大量资源。

 在二院副院长汤黎明看来,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协同作战,背后缺不了相应体制的支持。“为了尽量接近无缝对接,二院阳湖院区做了相应的规划。”

 创伤中心由创伤外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急诊外科及TICU组成,其他手术科室,如: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在创伤中心有请求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及时的诊疗支持。对于重症多发伤病人,由TICU作为诊治中心负责救治,多科室共同参与协同治疗。创伤抢救相关科室全部集中在一栋楼中,其中,关联度最高的创伤骨科和普外科医疗资源与医护人员互通,打造出一支专于创伤抢救的中坚力量。

 目前,中心拥有床位160张,医护人员80余名,是我市规模最大的创伤中心。如何不断优化流程,更快实现无缝对接,为危急症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救治服务是他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

提升服务保质量

 “将患者从担架转移到病床时,同时做直肠指检,以免忽略无明显表象的肠道内出血。”

 “创伤抢救团队中,以年资最高者为队长,对治疗全程负责。”

 从这些细致的条款,不难发现二院创伤中心对流程的规范要求之高,也因此减少了漏诊、误诊,从制度上解决了有可能出现的责任推诿的情况。但二院并不满足于此,还将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二院阳湖院区创伤中心副主任郁忠杰表示,多发伤的救治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要求创伤科医生必须做到一专多能,强化整体救治意识和各专业组之间的密切配合。“现有急诊外科医师,由于长期依赖专科会诊,其综合性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我们希望通过创伤中心的团队合作,改造、培养一批既具备普外、骨科、神经外科等复合救治能力,又具备重症医学急救综合技能的年轻医师。今年上半年,还将派遣人员到美国学习。”

 同时,创伤中心要求医护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有患者入院,即使在睡梦中都必须马上到医院加入抢救行列。

郁忠杰说:“我们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主旨,进一步加深与院前急救人员沟通、开展培训,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

一年抢救400多例特危重患者

 今年年初的一个晚上,19岁的许可(化名)驾驶汽车,在高架上发生追尾,全身多处复合伤,当场昏迷,被120送到二院创伤中心抢救。接到120联系后,二院创伤中心立即启动“创伤呼叫”,创伤骨科、普外、介入等相关科室值班人员前往抢救大厅等待伤员,以便第一时间开展检查与救治。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使伤员可越过缴费等程序,直接进行检查与治疗。

 经检查,许可腹腔受损严重,腔内脏器无一完好,胃破裂、肝破裂、胰腺挫裂伤、肠破裂、盆腹腔积液,同时大小腿骨折,下肢血管损伤严重,生命危在旦夕。随即,许可被推进手术室,来自3个科室的8名医护人员,为其实施了联合手术。凌晨2点,手术成功,许可脱离生命危险。

 郁忠杰介绍,中心收治的病人大多都是像许可这样的多发伤、复合伤,很多除了严重的内外伤,还往往伴有骨折、出血、  感染等诸多问题。“这种抢救,最为考验医院的综合能力,以及多个科室的协同作战能力。传统的急诊流程中,由值班的急诊医生判断病情,再请相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由于急诊医生是轮值班制,长期从事专科工作,在处理多发伤时,易于专注于其专科范围内的创伤,而忽视了其他部位的创伤,造成漏诊。并且由于是会诊,常会发生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而‘创伤呼叫’则以专业的创伤救治团队为单位,有效避免了传统急诊制度的弊端,使重症多发伤患者抢救的时效性得到保障。”

 自2015年5月试运行起,二院创伤中心已抢救各类重症创伤患者400余例。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合的整体创伤救治,加上常州二院强大的技术和设备力量作为后盾,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危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6-04/26/content_15248.htm




分院链接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App下载
clo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