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的战场上,每一次与死神的短兵相接都惊心动魄。近日,我院延陵院区凭借多学科的紧密协作,成功挽救了一位因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命。
患者汪某长期饱受肝硬化折磨。3月16日,汪某突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大出血,初始在社区医院就诊后,社区医院建议其立即转往上级医院治疗。3月17日,汪某来到我院延陵院区肝胆外科门诊。当时,患者面色苍白,伴有头晕乏力症状,门诊医师迅速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并安排到病房展开救治。
然而,肝硬化引发的大出血来势凶猛,常规药物止血治疗难以控制病情。在此危急时刻,医院迅速启动消化道出血应急机制,消化内科医生迅速赶到肝胆外科,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经过多学科讨论一致认为,只有实施急诊全麻下内镜下止血手术,以及系统化的多学科协助的围术期管理,才有可能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
在内镜中心,麻醉科医生谨慎地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保障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消化内科团队随即开展内镜下止血手术。该手术极具挑战性,一方面大量出血或胃内积血不仅会严重影响内镜视野,而且出血点可能被血凝块或活动性出血掩盖,难以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术中止血难度大,术后再出血风险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医疗团队在胃底后壁找到了破裂出血的曲张静脉,并采用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注射这一精准止血方法,成功止住出血。相较传统方法,该方法止血成功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再出血率更低。
术后,汪某被立即转入ICU病房。医护人员发现汪某气管内存在大量淡血性分泌物,ICU医师迅速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术,清除右肺下叶支气管内的大量血性粘痰。
与此同时,实验室报告显示,患者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这意味着输注普通库存血可能引发严重输血反应。医院输血科迅速启动特殊用血流程,与常州市中心血站紧密联系,最终完成血液调配,实现了从抗体筛查到精准配血的无缝对接。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血红蛋白数值也慢慢回升。3月20日,汪某顺利转出ICU,回到普通病房,并于3月24日出院。
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文佳表示:“我院消化道出血应急机制整合了消化内科、普外科、介入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输血科等多个单元,这种一体化、规范化的救治模式,以及内镜中心的高效运行,为此次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作为常州老城厢的医疗保障核心力量,我院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危急重症的救治责任,凭借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多学科协作体系,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